Search

無須為了沒共識的事而爭論<車位價格篇>

跟建商買房子,車位的訂價很清楚,大小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無須為了沒共識的事而爭論<車位價格篇>

跟建商買房子,車位的訂價很清楚,大小車位的價差、車位樓層的價差,建商怎麼訂就如此買賣。

但二手屋交易就不是如此了,時常看著買賣雙方為了車位的計價而爭論。

例如:
某社區至今屋齡已達十年,當初一手屋主車位購入價約60~80萬/個。

現有一屋主欲售屋,參考鄰近新建案車位建商訂價150~170萬/個。屋主認為自家車位在B1電梯旁柱邊大車位,條件非常好,車位售價抓150萬/個合理。但買方卻認為,再怎麼樣社區屋齡也十年了,中古屋跟新建案該有明顯價差存在,買方認為該屋主之車位110萬/個合理。

而由於車位計價的不同,買賣雙方對於房價單價的認知也會略為不同。

若上述案件為首購產品,因著買賣雙方對於車位價格認知的落差,可能致使房價每坪單價約差1萬;若為換屋產品,房價每坪單價大約會差個0.5萬。若該戶配置的車位有兩個甚至三個,房價單價的價差差異又更大了。

--
以下針對"車位訂價認知差異",提供一些建議作法與心得,跟大家分享:

1.其實車位價格不論怎麼計算,結果都還是一樣的。

因為當你車位價格抓低,你得出來的單價就高;而你車位價格抓高,你得出來的單價就低。所以對於結果影響不大,根本無須跟對方爭論。

但這邊有個重點是:買方不能出價前查看實價登錄,車位訂價抓比較高,得出相對低的單價。然後以那相對低的單價,套上更低的車位價格,試圖讓總價壓低。反之,賣方不能參考實價登錄時,車位價格抓低,得到相對高的單價後,自己的車位價格又抓很高。這樣就明顯雙重標準了。

2.當跟對方論及房價單價時,必須先跟對方釐清"你講的單價,車位價格是如何計算",彼此才容易站在同一個共識點上。

3.過程中,買賣雙方各自不同的切入點與理由,都是多餘的。總價能否達成共識,往往才是最後成交的關鍵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,沒有一篇篇繁瑣的房地產廣告行銷。只有最真誠的房仲生活分享。
View all posts